趙某,男,74歲,退休,2013年3月10日初診。
主訴:食后胃脘不適、惡心、乏力1月。
現病史:患者自2013年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食后胃脘不適,惡心,乏力,無嘔吐,無心慌,氣短、胸痛、頭暈等癥。
B超示:肝占位,肝硬化。增強CT示,肝硬化,肝內多發大小不等圓形陰影,增強呈較典型之“快進快出”征象,多考慮肝癌;肝囊腫;脾大。2013年3月10日行介入術,過程順利。
現癥:腹脹、腹痛、納差、大便正常,小便呈濃茶色,夜休尚可。
西醫診斷:原發性肝癌
中醫診斷:肝積
證型:正虛瘀結型
處方:炒白術25g,炒山藥20g、茯苓15g、法半夏12g、白豆蔻15g、砂仁12g、厚樸15g、枳實12g、木香15g、郁金15g、桃仁12g、酒大黃10g、火麻仁20g、生地黃15g、焦山楂15。水煎服。7劑。分2次服用。
患者持續服藥,定期隨診。癥狀逐漸改善,至今患者病灶無明顯進展,生存期已達3年零6月余,生活質量明顯提高。
鄭重提示:中醫診病須辨證論治、四診合參,切莫自行照方抓藥,若需服藥調理請在具有資質的中醫執業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上一條: 賀豐杰教授治療不孕癥(腎虛肝郁)醫案
下一條: 陳榮教授治慢性胃炎醫案